
新闻网讯(记者 张雯怡)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坚持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亮点不断。7月18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来校调研、座谈,对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亮丽成绩表示赞赏。副省长赵海山;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宏,二级巡视员赵泽刚;校党委书记邵新宇、校长李元元陪同调研。
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翁铁慧听取了中心党委书记夏松、副主任周军教授的汇报。甘棕松教授、龚辉教授介绍了研制9纳米光刻实验样机的过程,以及通过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获取亚微米分辨的鼠全脑精细结构及脑神经连接。
在数字制造装备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翁铁慧深入了解了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设备相关研发过程,参观了立式五轴加工中心等大型加工设备。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史铁林教授汇报了最新科研进展和学研产的有关情况。
记者 刘涵木 摄
李元元主持座谈会。他指出,华中大办学历史虽短,却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学校“低调、团结、奋进、务实”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希望教育部和湖北省在基础设施建设、硬件环境改造等方面予以支持,让华中大既有“内涵”又有“颜值”。
邵新宇汇报了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华中大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始终坚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出来了,办学方向就准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发挥出来了,学校就稳了;创新引领的活力发挥出来了,发展就快了。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作为定盘星,传承党旗领航的红色基因;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创新引领作为后来居上的法宝,在服务国家一流中加快“双一流”建设。
邵新宇指出,近年来,学校在党的领导下低调奋进,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矢志一流、理念先行、平台聚人、团结务实”的华中大发展模式。结合今后的工作,他谈了三点思考:一是抓党建与抓发展不能“两张皮”;二是思政工作要落地、抓实;三是高校既要放眼全球,又要扎根中国。
副校长许晓东汇报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情况。
赵海山肯定了华中大为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发展。他指出,湖北不断加快由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的步伐,努力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胜势,希望华中大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
翁铁慧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她指出,近年来,华中大立足工科优势,不断创新,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学研产深度融合,以及高端制造、高科技领域等方面形成了新亮点,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翁铁慧对学校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生命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支持,不断推进“三全”育人,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入脑入心。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二是要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扎扎实实抓好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三是要聚焦一流学科建设。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立足特色优势学科、对标世界一流,着力提升一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重大需求的能力,为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四是要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校要从改革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体制机制、评价制度、人事制度入手,不断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分别围绕研究生招生、“双一流”中期评估、思政工作、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省政府办公厅相关部门负责人;校领导马小洁、梁茜、谢正学,以及相关部处、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