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欣然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专业已保研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新闻与传播专业。
收到老师的推免故事邀请,想了很久我应该写些什么,能够带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和帮助,看过了很多同学的故事,内心也生起许多敬佩之情。
走心的经验介绍,真心的方法分享,用心的保研攻略……这些并不是让大家一定要按照某个固定的模式去学习或模仿,而是,通过这样的交流知道原来生活也有这些模样。
每个人都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也终将成为最独一无二的自己。
学习方法大同小异,保研流程相差无几,那么就和大家讲讲我的大学生活吧,万一在困难时喝点鸡汤会有所帮助呢。
毕竟和大家相比,我似乎是保研路上的一个特例。
我并没有一心只拼GPA,相反 我爱吃爱笑爱玩爱闹,我说朋友圈80%都是逛吃,他们说 “不,是90%”。
我并不是早早就确立了保研的目标,相反,9月初我甚至已经找好了出国的中介,报了雅思托福GRE。
我并没有周密规划备战保研,相反,我只是考前一天准备了下自我介绍,过了一遍传播学知识点。
每每被别人夸赞时
都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运气好运气好
但其实 无论我们作何选择 都需要知道
努力,是幸运的另一个名字
的确,我没有舍弃绝大部分的周末泡在图书馆里学习,我并不认为出去看世界是浪费时间,也不认为只有成绩才是唯一的证明。在品味美食欣赏美景时,开阔的是眼界,放松的是心情,收获的是经历。这也是我成为2017年度澳大利亚中国学生大使,前往澳洲学习交流并拍摄宣传纪录片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然而旁人眼中看似没怎么刻苦学习的我,能够成绩保持前列甚至大三学年排名第一真的只是因为幸运吗?
我可以大三一年始终坐在第一排听讲,平时写下一叠叠笔记,课下多思考多交流,我可以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做大作业,为了演讲比赛无数次修改稿件练习,为了计算机设计大赛通宵,考试前可以不分昼夜准确理解并记忆一科近2万字的复习资料……
实际上,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会有的。
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为了一件事付出时间和精力。
不只为了GPA,不意味着不在乎,更不代表不努力。
没错,我本来是准备出国的,甚至贪心的选择了许多目标院校,也有如导演系的跨专业。在综合考虑放弃出国后,雅思成绩出来了,不高不低,但对于我来说很知足,毕竟想更有把握的申到理想学校,还得刷下小分。有人说7.5好棒啊,尽管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但还是害羞地说运气好题不难,但其实这7.5来的并不容易。
我的备考是在实习期间完成的,每天在地铁上练听力背单词,开报题、设计会间隙刷题练阅读,熬夜后困过劲倒着时差和雅思大神练口语……一个同考雅思的女孩儿和我说觉得好难啊,刷题到绝望还担心口语北京会压分,我安抚她别太紧张顺其自然就好。
但是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与其对当下的情形满腹抱怨,不如努力地去改变。
诚然,最后我选择了保研这条路。他们说好厉害啊,听说中传的新传排名第一。我说刚好笔试题比较了解,面试比较对应,之前为了雅思有练英语。可仔细想想,那么多的刚好也源于前三年的积累。笔试题的时政和专业部分,是我平时因为学科关系会每天关注的,而面试,只能说,感谢这三年一直在路上的自己。3年6个假期,我就像个小陀螺一样留在北京实习几乎没停下来过,有人问我,你不觉得累吗?
“累,并快乐着。”
大一,我进入新华社CNC英语台实习,第一次接触全英稿件。还记得迈进大门的一瞬间蜕变成super girl,仿佛刚刚困得要死要活的人不是我,开电视看CNN,BBC,半岛国际……随时更新着的世界各地分社来稿,文编画编配音……至今我都十分感激那段经历,它教会了我太多太多,从待人接物到专业技能,就像是一个引路人。
大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实习,每天的直播接连线调音响,稿件轮盘登记,录音剪辑,学习了节目的内容设置,策划安排,还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从央广播出,一切都充满了惊喜与神奇。
2016年的暑假恰逢里约奥运会,在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的实习,让我越来越明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让我开始真正懂得了体育所拥有的无法言语的魅力,我知道体育记者这个词在生根发芽长大。选题-采访-写稿-剪辑-配音-成片-审核-播出,完整经历后是巨大的成就感,无论外采奔波还是肩扛手提或是废寝忘食,心里都被填的满满的,付出了很多,但收获的更多。
大三,我成为了第9届中国(传媒)梦工坊的一员,我看到了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为了同一件事而努力时最美的样子。传媒、经济等领域的导师分享会、微电影大赛、创业大赛、演播室节目、星光晚会,可以为了拍一个镜头被蚊子叮了几十个包,可以几口吃完午饭,可以几天连续通宵,可以几次哭哭笑笑,在有限的时间里拼尽全力挑战极限。
现在大四,进入了CCTV1《挑战不可能》导演组,见过凌晨123456点的北京,看着一次次修改的台本,一遍遍完善的项目设计,每天靠咖啡和茶续命,当每个项目精彩呈现时,是满满的欣喜,觉得都是值得的。
许是这些实习经历和专业有着太多的契合,而我也从中得到了锻炼,面试时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结合理论与实践,相对于准备很多的同学来说是幸运的。然而保研到中传的路上,也有过忐忑和不安。每次说运气好并不是虚伪,也不是过谦,“天时地利人和”的确缺一不可,只是努力才是坚实的基础。有人说现今社会人们只重视结果,没人在乎你过程有多艰辛。无论是否是这样,最重要的是,努力的意义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让你看到自己的无限可能,让你可以有更多的道路选择,有更多的底气相信自己可以。
就业路不简单,考研路不平坦,出国路不容易,保研路也并不轻松。
每条路需要付出的努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得那段时光有多艰难。
每一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是一个曾经咬紧牙关的灵魂。
每一个出类拔萃的人,都为他现在所在的位置付出了很多很多。
其实很多时候都觉得熬不下去了,快要崩溃了,不知道哪儿有这么多压力,改变的失去的都很多,好多事情接受不了,却也无力抗拒,只能哭完了再爬起来老老实实继续走下去,一直就没有多坚强,大小困难都是硬撑过去的。
如果说有什么建议,那么首先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明确自己要走的路,为它努力下去,坚持下去。
其次,英语很重要英语很重要英语很重要,重要的话说三次!
然后,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多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可以互相勉励。
最后,保持善良,保持活力,保持自信。
但愿所有的压力都将变成礼物
所受的辛苦都能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千言万语,只希望日后当我们回忆起大学生活时,可以没有遗憾,没有懊悔,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但不强硬,柔软但不柔弱,温柔且有力量的人。认清明日的去向,明晰当下的脚步,不忘昨日的来路,用过去的积累,加上现在的努力,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如果这篇分享,能够产生一点点的帮助
那么,便是最大的意义和幸福。
还记得在《挑战不可能》现场
董卿老师分享过一句话
“世界也许没有那么复杂,只要你敢试,它就敢应答”
如果我可以做到
那么每一个努力的你也都可以
